http://chinese.gospelherald.com/articles/25814/20170327/%E9%9B%BB%E5%BD%B1-%E5%A4%A9%E5%A0%82%E5%B0%8F%E5%B1%8B-%E9%A1%9B%E8%A6%86%E7%A5%9E%E5%AD%B8%E5%82%B3%E7%B5%B1-%E8%A4%92%E8%B2%B6%E4%B8%8D%E4%B8%80%E6%83%B9%E7%88%AD%E8%AD%B0.htm
電影《天堂小屋》顛覆神學傳統 褒貶不一惹爭議
2017 三月 27日, 星期一 17:21基督日報 文化
最近上映的電影《天堂小屋》(The Shack)在基督徒中引發了諸多爭議,有人大讚其為心靈治愈系的佳作,但有人則認為這部電影有嚴重的神學錯誤,無異於異端邪說。
這部電影帶我們走入麥克·菲利普斯(薩姆·沃辛頓飾演)的世界,他帶著三個兒女度假,豈料小女兒美思突然在度假營地失蹤。經過警方的鋪天蓋地搜索後,除了在一間小屋找到她染血的衣服外,便全無其他線索。麥克深信女兒已被殺害,從此心靈飽受痛苦與憤怒的折磨。
三年半後,麥克收到一封來自「老爸」的信,邀請他到女兒遇害的小屋會面。「老爸」是他太太南(莉達美雪飾)對上帝的暱稱,麥克認為這是殺害美思的兇手所為,是一場惡意愚弄! 他決定獨自重返小屋,豈料他在小屋中見到的「老爸」 (奧緹華史賓莎飾)竟然是一個女人,還有亞裔女性飾演的聖靈,以及中東的男木匠耶穌。通過這次邂逅,麥克找到了重要的真理,這會改變他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的理解,並永遠地改變他的生命。
基督徒讀者批評這部作品對三位一體的描述不符合聖經,但其他人則為作者辯護。CBN特約撰稿人貝琳達·艾略特(Belinda Elliott)說,這整件事都象徵性的,不應該表面性地理解。她說,這是「為了捕捉我們在聖經中讀到的許多神的屬性」。
「上帝以我們能夠聽到的最佳方式與我們建立關係,」艾略特寫道。由於麥克有痛苦的童年回憶、暴力的父親,也許他不能接受我們對神傳統的描述,就是一個父親的形象。
「我們為什麽要關註上帝被演繹為男性還是女性,實際上聖經告訴我們他都不是這樣的?神是靈,沒有性別,即使聖經經常使用代詞「他」,並把他描述成父親的形象,」她說。
然而,作家、博主蒂姆·查理斯(Tim Challies)寫了這部電影的影評,他表示以形像來刻畫上帝,「這絕不是小事」,「聖經明確、反覆地禁止這樣做」。
「十誡的第三條就是禁止為神雕刻任何有形的圖像。敬拜這種形像,承認這是神,或是甚至假裝這是神,這都是犯了拜偶像的罪,」他在Boundless網站寫道。
查理斯指出,這本書「對此悄然顛覆」,挑戰讀者遠離基督教「先入為主的觀念」,例如教會、聖經和神學,並邀請他們接受電影中的演繹。 「雖然我們研讀聖經時當然要保持一定的客觀性,但上帝還明確地告訴我們很多東西,這是我們需要緊緊抓住的,」查理斯寫道。
「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神學上可靠,符合聖經真理。」 查理斯還評論說,這本書「以個人經驗為代價淡化聖經」,當談及聽到神的聲音時,故事並沒有給出與聖經的關聯。小說中的福音信息也不完整,「很少談及罪和公義」。
作家詹姆斯·德揚(James De Young)曾寫作《焚棄天堂小屋》(Burning Down the Shack),他說《天堂小屋》介紹了不同的福音,並沒有強調只能透過相信基督才能建立與神之間的關系。德揚警告說,《天堂小屋》「可能會在幾代人之中破壞基督教神學」。
「一個人不能使用錯誤來教導真理,」他告訴WND說。「耶穌是愛,但他也是真理。不強調或者忽略上帝的公義或聖潔造成了神的愛的異端,這貶低了上帝的愛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