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

追溯台灣基督教初熟的果子--台南左鎮西拉雅新港社

 如果你選擇要到一個地方旅遊,通常名氣是一個大的誘因。但是,有名的地方,可能是因為它很美;也可能它有歷史的意義。也有人到耶路撒冷去,是因為信仰的尋根。不管動機如何,有個不可否認的現實,就是,近在眼前的景點,往往是人最容易遺漏的旅遊景點。等到那一天,你離開了,你才會後悔怎麽不珍惜那曾是舉手可得的珍寶!
去年,我回台南,專程到安平古堡去看那熱蘭遮城的一幅畫。那些畫聯繫著台灣人的根。我尋的是,甚麽根呢?是恩典的根,是歷史的根,是人們早已不再珍惜的過去。看到勇敢的荷蘭牧師范無如邱(Hambrock)與妻子最後的訣別圖,看到荷蘭人的受降圖,我百感交集。因為代表著一個基督教初熟果子的廢棄,一個忘記真神時代的來臨。我在一些文章裡,也曾抒發過我那 不能理解的疑惑。如 熱蘭遮城的訣別白水溪事件 等。
但在我的信念裡,全能的上帝,祂的作為何等可畏!祂捨命,更叫人無從理解!一位創造宇宙萬物的全能上帝,願意,也肯成為人的樣式,只為了贖了萬人的罪。何等的智慧,何等的不能明白啊!
如果說荷蘭人的失敗是西拉雅族福音的失敗,那麽,台南左鎮拔馬平埔文物館 之旅,可以讓我們重溫那上帝沒有放棄的恩典。對台灣的基督徒,是靈性的復甦,恩典的回溯。
不再多寫了,引論壇報2012-10-01 | 記者夏俊明在高雄─台南報導的一段新聞,帶大家來左鎮--西拉雅新港社的源頭來玩玩。

西拉雅拔馬文化 左鎮教會營造社區文化中心

一個五千多人的行政區裡,近一半以上居民留著平埔族的血液,更有近三分之一是基督徒人口。受政策發展影響,這裡的青壯人口持續外流,但在地方上曾經擁有過的美好共同回憶,是一個以教會為中心發展的文化城鄉。
來到台南市靠山的左鎮區,這裡是平埔族西拉雅人聚集之地,過去被稱為「拔馬」,創設142年的左鎮長老教會,不僅陪伴著左鎮人一同成長,在設立「拔馬平埔文物館」後,更成為一處回憶地方文化的老家。
老學堂 紅髮親戚帶來教育
左鎮長老教會與拔馬文物館,成為平埔文化傳承場域,一直與居民共同守望著這塊土地。
左鎮歷史是以平埔族西拉雅文化為起源,但談到左鎮的文化發展,400年前荷蘭人為左鎮帶來西洋文化的這一段精彩故事,絕不能少談。當時荷蘭人來到台灣,西 拉雅人成為台灣第一個接觸西方文化的原住民。當荷蘭人到了左鎮,便透過翻譯《馬太福音》讓西拉雅人開始學習識字。爾後,這被翻譯過的經典被稱作《新港聖 經》,與《新港文書》同被視為研究西拉雅文化一定要研讀的經卷。
當鄭成功時期過去,直到馬雅各醫師再度透過醫療宣教來到此地,雖然前後相隔兩百多年,但西拉雅人看見馬雅各醫師仍十分親近,直呼「紅頭髮的親戚回來了」!
族人的接納,讓馬雅各醫師這段山區的醫療宣教之行,從高雄木柵一路到台南左鎮皆暢行無阻。福音順利打入文化之餘,隨之而來教育程度的提升,帶動左鎮地區百姓敞開知識大門,造就左鎮地區先賢輩出,後代遍布台灣各地。
爾後,由馬雅各醫師所建立的左鎮教會,在當時資訊還不發達的年代,接續信仰與教育傳承的重責大任,開創算數及識字班,提升當地教育水平,突破傳統讓女性首 度受教,改變全鄉教育風氣。這是左鎮教會影響地方文化發展的起頭,而如今左鎮教會傳承的,更是保存文物與記憶的重責大任。
老家 放心把回憶交給它
1997年是藍慶和牧師受聘到左鎮教會的第二年,雖藍牧師自己不是西拉雅族人,但受到在左鎮菜寮溪發現化石、爾後對保存化石文物相當有貢獻的平埔族人陳春 木先生的影響,以及本著自身對文物保存的負擔,開始邀請弟兄姊妹蒐集祖先遺物與老照片,敞開教會大門,在教會旁的空間設立「拔馬文物館」。於是,一項項物 品接連送到教會,居民得知也都積極樂意提供,掀起當時一股風潮,要一起從此地開展地方特色文化。而集散地點選在教會,一點也不讓左鎮人覺得奇怪,因為對左 鎮人來說,左鎮教會就像自己的老家一樣。
在當時左鎮教會與地方居民的努力下,文物的蒐集工作雖然艱辛,但也總算將一些珍貴的西拉雅遺產存留下來。然而因為還沒有完善的存放展覽空間規劃,在教會開 過幾次展覽後,這些文物便堆放在庫房。直到現任蔡紹雄牧師發現這些文物寶藏,與教會執事羅普照等人溝通下,以及與設立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合作,學 習分類、典藏與策展,於2010年慶祝教會140年之際,將1300多件古物整理出以現有器材空間可以展示的200餘件文物,讓「左鎮拔馬平埔文物館」重 新開幕。於此,教會從文化的起源、帶動與保存都參與有份,居民對教會的認同感,又更上一層。
老教會 持續詠唱左鎮故事
蔡紹雄牧師表示,在整個大左鎮地區,有三間百年老教會,最年輕的也將近六十歲,「在這裡,教會是一股最大的影響力量」。
蔡牧師說,左鎮地區信徒比例高,教會會友高達九成都是西拉雅族。教會過去有許多名望之士,只是當左鎮地區受限水庫保護區不得發展工業,人口外流之際,加上少子化,此地盛景只能存留在記憶裡面,而記憶的保存顯得更為重要。
身兼文物館負責人與解說員的羅普照執事表示,拔馬平埔文物館收藏的1300件文物,多數由公部門代為收藏保存,畢竟蒐集不易也保存不易,而物件不多更顯得 珍貴,如今在文物館展出約100-200件文物,正規畫將來有機會與大學合作推出電子博物館,讓文物保存更好,也有更多人能夠欣賞、回顧西拉雅文化。
羅執事說,這裡的每件文物都與教會弟兄姊妹息息相關,每個物件都代表著一段會友的回憶。透過文物館帶動地方總體營造發展,居民樂見其成之餘,也歡迎對西拉雅文物有興趣的新朋友、老朋友,一同來左鎮教會的拔馬平埔文物館,看看物件也聊聊回憶裡的左鎮故事。

 網上找到這個拔馬平埔文物館_人物訪問.mpg的影片,心有戚戚焉!只有85個人次點閱,比我的網頁還少。我也不期望我的網頁可以推多少,但我有一個夢,就是有心的台灣基督徒一生中都可以來到西拉雅平埔族的左鎮,來數算上帝對這塊背逆的土地,任行己路的人們,有何等的恩典!

拔馬平埔文物館_人物訪問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gsxi4M8H2A&feature=share&list=UL6gsxi4M8H2A

2012年8月14日 星期二

鑰匙

自從「天開了」的啟示之後,一個決定性的時刻終於在八月到來!代表權柄的「鑰匙」由西方教會交給了中國教會。四周響起了『宣教的中國』的歌聲,一個不曾想像過的情景,在香港呈現了。一萬六千代禱者(九千來自中國教會)一起見證這歷史!受過試煉,忠心堅守基督信仰的中國教會,承受屬靈權柄,將帶領普世教會,走預備主道路的關鍵路程!代禱者啊!要儆醒預備! 香港回家2012「神國降臨」的第二天,8月2日早上的聚集上,來自中國大陸的屬靈父老們首次站在台上,接受下一代信徒對他們的認罪及尊榮,並與西方教會領袖為歷史傷 痕彼此認罪。這是一個歷史的時刻。國度復興報這樣報導:『恰克‧皮爾斯(Chuck Pierce)特意從巴西到港參與今年聚集,將「鑰匙」交給中國教會代表,喻意西方教會的領導權柄交給中國教會。 當 日,來自中國大陸的青年信徒領袖上台,為到年輕一代認為上一代的文化及見識不及自己,而沒有好好尊榮上一代,向他們認罪,並尊崇他們是神所揀選的屬靈父 老,打破中國大陸教會對前輩不夠尊重的惡劣文化。另外,他們感謝上一代屬靈父老願為主受苦,在過去數十年經歷了貧窮、逼迫等熬煉,但仍勇敢承擔時代使命, 忠心於主,是教會的中流砥柱,為下一代存留屬靈產業,又孕育許多的宣教士。 恰克‧皮爾斯上台說,他得到神的吩咐,帶同一把鑰匙參與今次聚 集,認為今次的聚集對未來的國度有非常關鍵的作用。他認為今次聚集承載過去多年的流淚及代禱,現在就是成就的時刻,將會帶來一個新的開始。他說,現在是中 國要成為關鍵鑰匙的時刻,因此將鑰匙交給大陸教會的屬靈父老,鑰匙上寫有以賽亞書二十二章22節「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。他開,無人能關;他 關,無人能開。」這表示向過去關門,向未來打開門,將西方教會在過去季節的權柄,轉交給神所揀選、將來的季節在神國扮演領導角色的中國教會。他說,神把使 徒模式教會設立在中國教會,為要將此教會模式彰顯在全地,「我們知道現在是中國要興起的時刻,讓中國的教會來帶領。我們說:『如果你們願意帶領,我們願意 跟隨。』」他尊崇中國教會從神得著的知識及啟示,為要教導給全地。 戴冕恩牧師表示,神在末後給華人成為帶領者的呼召,不僅是給中國大陸的家人,也包括普世華人,因此邀請來自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、香港、台灣、澳門,以及亞洲與海外列國的華人領袖上台,讓非華人的列國領袖代表列國列邦,將鑰匙交給普世華人。。。。 戴冕 恩牧師向華人呈獻一瓶由楓樹提煉的鹽,代表西方教會向華人立「鹽約」。以鹽立約是中東的傳統,他們有俗語說「如你與我一起吃麵包和鹽,你便不可背叛我」, 因此西方教會與華人教會立「鹽約」,代表她們不再有分裂及背叛,終止歷史上基督身體的分裂與背叛,並走進合一。另外,外邦教會要重新接在橄欖枝上,華人要 帶出與猶太人和好的根。 中國教會的父老表示,他們接受西方教會的認罪,接受鑰匙及鹽約,他們亦為到歷史上中國拒絕並殺害西方宣教士,向西方國家的代表認罪。之後,戴冕恩牧師表示有感動為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事件認罪,邀請來自此八國的家人走到台前,向華人認罪。 大 陸教會的父老禱告說,宣告中國要興起,華人要興起,成為宣教的中國,承接神的託付。來自台灣的周神助牧師宣告,要與大陸教會一同站立。來自台灣的寇紹恩牧 師宣告,華人要關上怨恨的門,宣告饒恕,從一切苦毒得釋放。他宣告,基督教不再被稱為洋教,而華人教會不會因中國崛起而輕看列國,卻要與列國同行,一起進 入命定。』